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26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杨顺志说,这4家石灰粉厂环保手续齐全,环保除尘设备应该是开着的,山上、地面、房顶上的白灰应该是风吹造成的。
对违法征占用林地,破坏森林、湿地等资源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尤其是珍贵的原始森林、珍稀的野生动植物、重要的湿地一定要划定保护红线,任何人不准触碰。他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有林区、林场职工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生产生活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专题研究、重点关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让林农群众和林业职工过上美好生活。
四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要求更高了自2000年以来,中秘两国在森林资源管理、林产品贸易、亚太林业部长会议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秘鲁总统乌马拉在海南省三亚市共同出席了中秘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及农业、林业、教育、文化、扶贫、减灾救灾等领域合作文件签字仪式。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森林覆盖率53.7%,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九位。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森林可持续经营、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防治荒漠化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与秘鲁农业部部长冯埃塞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和秘鲁共和国农业部关于林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本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秘间密切的林业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合作水平绿,是今日广东最浓重的色彩。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殷切希望广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思路决定出路,一系列生态建设动作使广东省森林资源快速增长。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宜居广东、幸福广东。1999年至2013年,累计下达省级以上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超过84亿元,惠及人口2649.7万人,1369个村集体得到补偿资金超过3万元。
从1999年起,广东省开始对省级生态公益林实施效益补偿,标准也从2008年的每亩10元提升至今年的20元。穿行在广东,一幅幅以绿为底色的秀美画卷,不断在眼前展现城际高速、居民社区、工业园区都被绿色簇拥,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仿佛被壮阔无垠的森林、湿地所簇拥。
习总书记的这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也为广东的林业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森林进城围城工程着眼于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建设水平。森林碳汇工程着眼于创建全国生态建设强省,消灭现有的500万亩宜林荒山,改造1000万亩疏残林、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林,实现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体的混交林全省覆盖,增加森林碳汇,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早在1985年,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就提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
近6年来,全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79亿人次,植树5.82亿株。敢为人先接力生态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发展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国际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一次重大的政策创新和投资机遇。而要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需要战略转型,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相应的投资机遇。
因此,应开发绿色低碳技术,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引导技术、资金和其它资源投向,促进技术进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需发展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既可以保证群众的食品安全,也应该成为投资方向。
高效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污染治理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当优先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大量技术和投资的领域。
此外,需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电网和危房改造,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此,应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加对生态环保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城镇道路、停车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瓶颈领域的投资,推进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形成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是缓解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的长远大计。经济转型可以产生新的增长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应改善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形成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格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因而带来了新的产业投资机会。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也是投资需求最大的领域。此外,应投资建设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关联的新型基础设施,包括新一代高速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讯基础设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再生能源储存系统等,以便我国能够在未来的高新技术和产业的竞争中占一席之地。
应完善制度,改革资源定价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征税,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实施大气污染治理重大工程,收到短期见效、并为环境质量的长期改善奠定基础的作用。而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虽然具有投资回报期长、成本高的特点,但却是投资未来、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产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了更多要求,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在减弱,农村8000多万人喝不上干净水,城市灰霾天数居高不下,垃圾围城问题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尽可能多地提供生态产品。
从实际出发,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应当提供更多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即使是煤炭等化石能源也是在地球形成历史过程中植物吸收太阳能并储存在地下的能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空间布局,核心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十八大报告指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我国历来是人地矛盾突出的国家,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产品和海洋药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既是发展重点,也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当前,70%的沙质海岸侵蚀严重,50%以上的滩涂湿地丧失,大部分近海经济鱼类不能形成鱼汛,近岸部分海域污染、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
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办公室、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办公室主办的第九次实验区工作会议暨中国国土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同时,统筹陆地和海洋资源利用,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促进形成参与全球竞争的海洋经济圈,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功能,在确保海域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他建议,要充分认识海洋作为国土扩展空间、便捷通道、资源基地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推进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实施陆海一体化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严金明教授日前在中国国土经济论坛上表示,我国海岛众多,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
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和用海,促进近岸、近海、深远海和海岛有序开发。严金明说,我国是海洋大国,但海洋国土开发缺乏统筹,资源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但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开发活动自主性、随意性大,开发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到海岛生态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严金明以国土开发中的生态文明导向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办公室、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办公室主办的第九次实验区工作会议暨中国国土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严金明以国土开发中的生态文明导向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他建议,要充分认识海洋作为国土扩展空间、便捷通道、资源基地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推进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实施陆海一体化开发。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和用海,促进近岸、近海、深远海和海岛有序开发。
同时,统筹陆地和海洋资源利用,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促进形成参与全球竞争的海洋经济圈,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功能,在确保海域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严金明说,我国是海洋大国,但海洋国土开发缺乏统筹,资源环境问题逐步显现。
发表评论